Skip to content

【8個學前親子遊戲】每天10分鐘!孩子愈玩愈聰明

「從遊戲中學習」是絕非新事,古今不少學者所進行的研究,都肯定了「遊戲」對幼兒而言是最自然而有效的學習策略。俄國心理學家維高斯基(1978)曾提出:「在遊戲中,幼兒經常展現出超越其年齡和日常行為的表現,在遊戲中他彷彿長大了。」他認為遊戲對促進幼兒的社交、情緒與認知發展有著重要的關聯性。

遊戲≠學習?如何有效「從遊戲中學習」

教育局於2017年修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當中,便提出「以兒童為本、遊戲為策略」的學前課程大綱,明確訂定遊戲中「學」與「教」的發展方向,並認同遊戲是幼兒學習最有效的方式。

不過,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並不容易。筆者認爲要成功達到「從遊戲中學習」,家長的認同及了解其成效尤其重要。因此,在筆者就任的幼兒學校,便將遊戲元素融入到課程設計當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體驗「遊戲中學習」的樂趣。好像我們的「Funny Bag」計劃,會根據幼兒的能力、興趣和發展需要,每星期為各級幼兒設計及製作不同的小玩意,讓他們帶回家與家人一起遊戲、愉快學習。

Funny Bag計劃的遊戲教材

趣味親子小遊戲推薦在家實踐「從遊戲中學習」

筆者很鼓勵家長每天抽一點時間與幼兒玩親子遊戲,即使是短短十分鐘,只要持之以恆,也會對幼兒的發展非常有幫助。如果家長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不妨參考以下的遊戲建議,只需要準備簡單的材料,今天開始與孩子每天玩個小遊戲吧!

遊戲1:衣夾對對碰

有助建立顏色概念、學習辨別異同、提升前三指協調能力

材料:一張有不同(3至4種)顏色的卡紙,以及相應顔色的衣夾,每個顔色準備3至4個衣夾。

玩法:讓幼兒把不同顏色的衣夾夾在卡紙上相同顏色的位置。

遊戲2:七彩水樽

有助建立空間感和顏色概念、提升手眼協調及前三指操作能力

材料:在紙上畫一個水樽,水樽上畫幾條不同顏色的橫線;幾條相應顔色的橡筋圈和一個水樽。

玩法:讓幼兒根據圖中的橫線,找出相同顏色的橡筋圈,按次序逐一套在水樽上。

遊戲3:「射」龍門

有助引發好奇心、提升前三指協調能力

材料:一張印有球場草地平面圖的大卡紙(可以過膠使其更硬身)、2個軟身的膠瓶(例如醬料瓶)和一個毛絨球。

玩法:幼兒與家長比賽,擠壓瓶子並利用瓶内噴出的氣流推動毛絨球,把球「射」入對方龍門。

遊戲4:尋寶樂

有助提升前二指協調能力、增強觀察能力、認識英文字母

材料:一個密實食物袋,裏面放滿奇亞籽,並放入5至10個英文字母積木(或者用卡紙剪出英文字母),把食物袋平放在桌上,並把袋内的英文字母集中推到一邊。

玩法:家長説出英文字母,讓幼兒用前二指,在食物袋面把所需的英文字母推到另一邊。

遊戲5:雪條棒拼砌樂

有助增強空間感及觀察能力

材料:在紙上畫出用顏色線條組成的圖案,可以是房子、文字或普通的幾何形狀;10至15支不同顏色的雪條棒。

玩法:讓幼兒觀察圖案,然後選取所需的雪條棒拼出相同圖案。

遊戲6:LEGO達人

有助增強空間感及觀察能力、建立邏輯思維能力

適合2至4歲
適合4至5歲
適合5至6歲

材料:10至20個不同顏色、正方形及長方形的積木,另外準備幾張卡紙,根據幼兒年齡在卡紙上畫/印出複雜程度適合的形狀。

玩法:讓幼兒觀察圖案,然後用積木拼出相同的形狀。

遊戲7:七彩指環

有助增強觀察能力、提升雙手協調能力

材料:準備8至10條不同顏色的橡筋圈。

玩法:家長先把橡筋圈套在自己的手上,然後讓幼兒觀察橡筋圈的套法,再於自己手上相同的位置套上相同顏色的橡筋圈。

遊戲8:滾筒轆轆

有助提升上肢移動及手眼協調能力

材料:準備1個滾筒黏把、幾條彩色毛絨條和幾個彩色毛絨球。

玩法:讓幼兒手執滾筒,黏起桌上的毛絨條及毛絨球;可以把毛絨條及毛絨球分散各處,讓幼兒自己尋找並黏起毛絨條及毛絨球。

「從遊戲中學習」知多些

遊戲對幼兒好處多多,但應該如何玩、玩什麽才對幼兒有益?爲了解答家長的疑問,胡好幼兒學校將會在十一月舉辦一個免費活動,由專家講解更多在家實踐遊戲教學的方法,讓家長輕鬆引導孩子正面發展、愉快成長。

親子遊戲學堂(家長篇)

日期:23/11/2019 

時間:上午10:30-12:00

地點:香港保護兒童會胡好幼兒學校 – 柴灣小西灣邨瑞強樓地下4-10號

如果家長有興趣參加,歡迎致電2889 7447查詢更多詳情。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胡好幼兒學校校長楊燕鳳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