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寶寶溝通】Time-Out有用嗎?讓孩子情緒風暴中穩定下來的貼士

「企埋牆,數10聲就要靜晒唔准喊!」請問各位家長有沒有覺得這句說話似曾相識呢?無錯,這就是家長經常使用又非常有用的「Time-Out」(暫停隔離法)了!當中使用實際隔離和數數方法讓孩子快速在情緒風暴中穩定下來。大約一歲多兩歲的幼兒家長特別喜歡用「Time-Out」,因為操作簡單,亦較快有成效。然而,雖然在使用「Time-Out」時幼兒能很快冷靜下來,但在過程中,家長有沒有覺得在當中忽略了些甚麼呢?

「Time-Out」與情緒接納

每一次家長用到「Time-Out」的時候,通常是幼兒在經歷一些壞情緒,展現出不當行為的時候,例如是在掉玩具、尖叫、踢物件時。然而,當我們使用強而有力的「Time-Out」時,雖然幼兒的情緒能夠強行平靜下來。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這種平靜其實並沒有幫助幼兒處理他內心隱藏的情緒,反而讓他更為壓抑未能釋放的感受。試想想,其實即使是大人在發脾氣時也無法在10秒鐘平靜下來,何況是一個小朋友呢?所以,當幼兒再次面對同類事件的時候,幼兒會再次跌入這一個情緒漩渦,並讓情緒用一個更升級的方法去呈現。當家長下一次再使用「Time-Out」的時候,便會發現需要比以往用更強硬的語氣和更長的時間去處理。

「Time-Out」與依附關係

另外,在家長再次使用「Time-Out」的時候,如果要達到相應效果,必須要使用較強硬的語氣和肢體動作去表達當中事件的嚴重性。其實此舉也無形中影響了與幼兒的關係。如之前的文章提及,父母與幼兒的安全依附關係有助幼兒正面的自我和社交發展。然而,在使用「Time-Out」的過程中,父母的嚴厲會讓幼兒覺得父母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憤怒、羞愧,所以要用這種嚴苛的方法去懲罰自己,讓自己變乖。這樣,除了直接影響到幼兒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亦會影響幼兒對自己的自我形象及認同感。

「Time-Out」的限制

所以,即使「Time-Out」可以快速讓幼兒壓抑情緒、冷靜下來。但對於本身幼兒的情緒需要,家長其實並沒有即時處理,甚至是期望幼兒做到即時的情緒割斷/情感抽離。這樣,無疑會影響幼兒的自我形象及自我表達。久而久之,幼兒便會學習到,原來表達和抒發情緒是一件不正確的事,令他們慢慢抑壓自己的情感表達。

既然如此,如果家長希望能夠實際處理幼兒的情緒,那樣便要去明白幼兒的情感需要和用時間去陪伴他們去安頓情緒。這樣,才能讓幼兒理解剛才情緒出現的原因,好好的讓自己消化、明白、修復。在下次事情出現時,他便能知道,自己有能力去處理,和學習到去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作者:「親職起步走 Parent@ Super Start(0-3家長支援及親職教育計劃)」註冊社工 謝敏麗姑娘

相關文章:幼兒經常亂發脾氣?社工教4個步驟處理!

                 叫BB「唔准喊」反而喊得仲大聲!專家教6個方法處理扭計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