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坦誠溝通,做個「真」父母

註冊社工 曾樂婷姑娘

與不同的家長溝通或閒聊時,他們很多時會表示擔任一位稱職的父親或母親,實在不簡單。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父母及子女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例如父母需要對子女要求嚴格,才可以令子女成材,又或是父母不能在子女面前流露太多的情感,尤其是軟弱的一面,認為這樣會失去子女對自己的尊重等等。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可能也會有類似的想法,甚至你也可能每天正在扮演著與自己性格有很大差異的父母,不能做到一個「真」父母。

這刻的你,可能心裡好奇,父母哪有真假之分?其實這裡所指「真」父母就是要真實的面對子女,也即是讓你的子女看到及了解比較真實的你。有些父母過於刻意扮演「父母」的角色,在子女面前永遠表現出威嚴和強悍,對子女說話有如發號司令,從不敢在子女面前流露出半點的軟弱和個人的需要,心想這樣便能好好保護及照顧子女。可惜的是,這些父母卻往往把自己與子女的距離慢慢地愈拉愈遠,與子女間缺少了最真誠的溝通和認識。

當父母不再以「家長」自居,嘗試放下一些似是家長應該有的身段、心態與面容,讓子女看到比較真實的你,不論是堅強的一面、軟弱的一面、有情緒的一面,子女在潛移默化下,受你身教的影響,相信也會願意坦然向你表達他們的喜與憂,並且學會如何以真誠待人。假若父母可以坦然與子女分享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上所面對的困難及解決方法,更有助子女明白及體諒別人的難處,亦能明白父母與自己都是一樣會遇到困難的。他日當子女遇到問題或困難時,他們就會明白不只是自己才會遇到挫折,他們將比較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困難,願意諮詢不同的意見及解決方法,情緒亦因而得到抒緩,能夠帶著正能量勇敢面對面前的波折與困難。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包括個人的情感需要和不足之處,天下間的父母又豈會是一模一樣呢﹖今天,讓我們在子女面前做回一個「真」父母,嘗試表裡更一致,以自己已有的優勢和長處去教導子女,同時,亦坦誠地以自己的缺點或限制讓子女明白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困難和不足的地方,共同學習接納自己和別人的弱點,並且積極面對和解決。

(參考資料: 懶爸媽好孩子 (2012) 黃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