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教育心理學家:子女「心急又唔等得」?三大方法教會孩子等待

「快、靚、正!」及「唔駛急,至緊要快!」是香港人的金句。香港生活節奏急促,孩子在這種社會文化及環境下成長,當然了解「快」的重要性,但有時候卻會令家長十分煩惱。家長常常向我投訴子女「心急」,例如排隊要「快」、買玩具要「快」、去玩要「快」等。

家長可能認為「心急」是與生俱來的個性,斷言沒有方法可改善孩子缺乏耐性的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指出,透過提供可實現及具獎勵性的等待練習,能讓幼兒逐漸養成等待的習慣,亦能減低孩子厭惡等待的感覺。(Markomichali, 2015)。家長不妨透過以下的小點子,於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的等待能力。

方法一:透過生活細節,以獎勵方式養成等待的習慣

家長可於日常生活中,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提供不同長度的等待機會,讓孩子練習等待能力。例如先嘗試等熱湯放涼三分鐘才喝、等五分鐘巴士、等家長煮飯等。家長可先跟孩子預算等待時間,當完成等待後給予小獎勵,例如貼紙或小零食。

方法二:自我分散注意力,減低厭惡等待的感覺

研究指出,在等待時使用「自我分散注意力」策略,有助幼兒將注意力由等待目標轉移至其他地方,從而有效延長他們等待的時間 (Markomichali, 2015)。當出現上述的等待機會時,家長可與孩子商討合適的等待策略——時間短的可以嘗試數數字、玩手指及輕聲唱歌;時間長的可選擇畫畫及找人傾談等。每當孩子願意應用策略協助自己等待,家長應給予正面鼓勵。

方法三:自我鼓勵提升動機

當孩子因為等待而表現出不耐煩時,家長或會慣性地批評他們「心急」或「無耐性」,久而久之影響親子關係,此時便可嘗試教導孩子「自我鼓勵」。香港保護兒童會兒童啟迪中心的「親親小跳豆專注力訓練」教導家長和孩子運用「鼓勵大象」去收服「心急怪」,「鼓勵大象」會說自我鼓勵的說話,例如:「一分鐘好快過,我等得到!」這種自我提醒能提升孩子等待的信心。同時,家長的正面回應亦能強化孩子日後使用等待策略的動機,並促進親子關係。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兒童啟迪中心職業治療部教育心理學家陳潔笙

參考資料

Markomichali, P. (2015). Learning to wait: th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evaluation of a training intervention designed to help impulsive preschool children at risk for ADHD learn to wait for rewar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林穎芝博士,陳潔笙,李可欣 (2020)。《親親小跳豆親子平衡小組:管教小錦囊(專注篇)》。香港:香港保護兒童會。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