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你是哪類型父母?

試幻想當孩子在公園爭玩鞦韆,等到不耐煩而發脾氣。然後閉上眼睛讓心情平靜下來,依照現實,心中默念:「面對眼前的困難我是怎樣做?」

A:不用忟啊! 好快到你啦!
B:你等了很久,有些嬲,想快些到你玩。
C:不理會孩子。
D:無耐性! 等一陣就發脾氣。好曳呀!

A, C, D是「情緒消除型」(emotional dismissing),B是「情緒指導型」(emotional coaching)。

根據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情緒消除指父母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感到不安及出現害怕情緒,而利用忽視、轉移注意力或否定情緒的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停止憤怒或悲傷等負面情緒。例如,「唔好嬲!」、「唔好喊」、「唔洗傷心喎,笑吓啦!」。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及逃避負面情緒,容易抑壓內在感受,不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難以與人溝通及建立關係。

而情緒指導的父母會將小朋友的生氣、恐懼、悲傷等情緒當作一種與小朋友建立連結的機會,透過正面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幫助他們了解及接納自己的感受。根據Gottman的追蹤調查發現,有父母指導情緒的孩子抗逆力較強、專注力較高、自控力亦較好。小朋友理解及懂得表達感受,才有餘力學習控制情緒及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要成為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不妨參考以下5個心法。

步驟1:留意孩子的情緒表現
家長可以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及說話、出現情緒時的身體反應、面部表情及行為。

步驟2:把握孩子情緒表現的機會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情緒感受,如孩子輪候時會不耐煩,自己想要玩具而同兄弟爭,因父母不肯開電視而發脾氣等。父母發現幼兒出現情緒時,正是與他們進行情緒連結與指導的寶貴機會。當幼兒表達想法時,父母可以設身處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別心急回應及評論。

步驟3:以同理心聆聽,肯定情緒
「好小事」、「你唔可以咁小氣」這些都屬於否定說話,會令孩子感到迷茫。孩子3歲的時候,能了解自己及別人的情緒,可以透過語言去表達自己,所以家長可以問孩子發生什麼事,聆聽其感受,讓他們可從表達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在聆聽而不批評的過程中,讓孩子獲得情緒的接納,有助他們穩定個人情緒。

步驟4:反映及命名情緒
當幼兒出現情緒時,家長可以說:「因為 (事件),你覺得 (情緒)。」
其實,孩子從2歲開始,家長可透過繪本認識情緒,並學習對物件的認知,幫助孩子建立基本情緒詞彙,例如開心、憤怒,讓他們可以掌握怎樣表達感受。當他們逐漸增強理解及表達能力,可跟他們從繪本故事中,分享引發情緒的原因,增加更多情緒的詞彙,例如3至4歲開始出現內疚、妒忌等複雜的情緒。

步驟5:設限制及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
孩子到3至6歲,進入校園生活開始,他們喜歡與同輩一起玩,開始懂得輪候,但未能將別人的需要跟自己的需要做平衡,抑制衝動能力亦較弱,他們會更容易出現爭執、搶玩具,要控制別人,或者出現身體踫撞等情況,這些都是孩子成長正常的現象。因此,孩子在這階段需要成人的指導,及讓他們學習那些行為是不可接受。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定一些行為的限制,例如不可以傷害別人,然後,當他們遇到不如意事,例如,跟別人意見不合,被人搶玩具等,可以跟孩子一齊商量怎樣做。

參考資料:
https://emotioncoaching.gottm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