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做個禮貌小寶寶

我們很多時會聽到家長抱怨小朋友「冇禮貌」,例如:在電梯碰到鄰居,小朋友就趕緊別過頭,躲到媽媽背後;或者成年人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卻不回話。
這些情境,是否似曾相識呢?

嬰幼兒的天性——自己是世界中心

禮貌代表一種為他人著想的態度與習慣,「有禮貌」往往予人良好的印象,家長當然都想孩子成為受人歡迎的寶寶。可是,嬰幼兒本來就視自己為世界的中心,他們不一定懂得回應別人的請求或需要;再加上保護自己的自然反應,遇見不太熟悉的人,寶寶第一反應往往是警戒與退縮。那麼,家長可以如何培養有禮貌的寶寶呢?

先從日常習慣開始

禮貌絕對可以從小開始培養的,有教養的表現其實是一種行為上的習慣,學習說「謝謝」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例如,寶寶用餐時想要添食,或是想取玩具時,爸媽可以引導他說「謝謝」。爸媽亦需以身作則,向孩子示範與人相處的禮儀,每天都彼此問候,說聲「早晨」、「晚安」、「再見」,多說「唔該」、「多謝」等,讓孩子耳濡目染。

利用手語及動作輔助

嬰幼兒的口語發展未成熟,嬰兒園的老師會示範及引導他們運用手語來表示謝意。例如,當老師協助寶寶換完尿片時,會以口語及手語說明要「謝謝老師」;而當他們接受同伴的玩具時,亦可以手語向對方道謝。

到了七、八個月大,孩子能較自如地控制上臂及頸部肌肉,亦開始與其他孩子作社交互動時,嬰兒園的老師會鼓勵孩子和別人打招呼及道別,例如雙眼正視對方,並點頭或揮手,讓他們養成與他人禮貌互動的習慣。

其他培養禮貌的方式

成人可藉由繪本共讀,讓嬰幼兒學習不同情境所對應的禮儀,例如與人碰面時要打招呼、在進食時保持餐桌禮儀、進入別人房間之前要先敲門等。

除此之外,成人亦可營造相關的經驗。在嬰兒園,老師會透過模擬情境,請幼兒送禮物給另一同伴,再引導孩子說謝謝;在去洗手間時,老師讓幼兒學習排隊輪候;當別人阻礙通道時,幼兒要說「唔該借借」,而非用手推開別人。爸媽亦可透過訪客或探訪朋友的機會,示範及引導孩子打招呼及道別。

鼓勵並且讚許有禮貌的行為

當幼兒表現出禮貌的行為時,成人可具體說出孩子的行為並予以讚許。例如當孩子主動向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可立即稱讚孩子:「你真有禮貌!看到別人會打招呼。」如此可幫助孩子了解他待人有禮的具體行為,而孩子有了這個良好的經驗後,下一次就會更樂意去展現禮貌的舉動了。

耐心支持孩子練習,養成好習慣

想讓禮貌行為變成習慣,要藉著不斷地練習才能穩固。所以「成人即時的鼓勵」和「孩子不斷的練習」是相輔相承的,而成人也不要操之過急。只要對孩子有信心,就更容易做到;而孩子透過練習,將禮貌行為愈做愈純熟,就自然養成好習慣啦!

新航筲箕灣日託嬰兒園園長林嘉汶
從事幼兒教育服務逾二十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家長教育文學碩士課程,並持有浸會大學幼兒教育學士學位,亦是「6A 品格教育™」認證講師。多年來重視家長教育工作,期望與家長一起並肩培育孩子,與孩子一起經歷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