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身體感覺練習 讓我們重掌情緒主導

「你哋再爭,媽咪就掉曬啲玩具!」「再唔聽話我就唔錫您!」

大家有對孩子說過這些無濟於事,甚或傷害小朋友的說話嗎?當中有多少是當下我們被情緒主導,衝口而出,對孩子作出的慣性「反應」?還是經過思考,自主說出的「回應」?

情緒偵測與指揮

我們的大腦有兩個主要部份掌管情緒,分別為負責「反應」和「回應」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與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杏仁核的運作與生俱來,它就有如警鐘,負責偵測外界威脅,並發出焦慮和恐懼等訊號,讓我們即時作出迎戰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以迴避危險及保護自己。而前額葉就有如大腦的總指揮,負責思考、決策等高階認知能力,然而它的發展由幼兒期開始,一般要到二十多歲才發展成熟。

杏仁核劫持理性思考

當面對孩子的不當問題,引發我們憤怒、忟憎等強烈負面情緒時,大腦便會交由杏仁核發號施令,杏仁核讓我們快速喚起過去負面的情緒記憶,例如提醒我們過去與孩子糾纏的不愉快經歷,讓我們跌入慣性思考,如「點解教極都唔聽」、「我已經夠忙啦,仲要俾麻煩我」等。

當大腦被「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負責保持冷靜理智的大腦前額葉皮質被抑制,我們會變得只知道要對聽到、看到的訊息作出迅速反應,跳過理性判斷,甚至對孩子產生莫名的憤怒和敵意。皺眉、心跳加速、肌肉繃緊、牙關咬緊等,都是身體接收到杏仁核發出的警號。在未有覺察到自己想法和情緒之前,我們便已不自覺的對孩子怒吼「再嘈媽咪唔錫你啦」、「再唔收聲唔帶你返屋企」等意氣說話。

身體感覺練習 改變大腦神經迴路

大腦的運作有如我們的肢體和肌肉一樣,能透過持續和有系統的訓練而改變。幼兒期的大腦發展可塑性最高,出生首2000日更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期。家長不妨與孩子一起,每天進行簡單、僅需幾分鐘的身體感覺練習,如靜坐呼吸、伸展、五感練習等,讓我們與孩子逐步意識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提升身體對情緒反應的敏感度。持之以恆下,當面對突如期來的外間刺激,家長與孩子都能夠以理性思考,取代慣性思考和衝動反應,以達至情緒調節的效果。

由提升身體感覺至強化情緒能力

身體感覺練習是透過持續練習,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的自己,覺察全身的感覺及反應。當提升了身體感覺的敏感度,我們便會更容易辨識出自己的情緒。例如,當我們察覺到自己出現面紅、耳熱、心跳加速等身體反應時,會慢慢意識到自己處於「生氣」的情緒當中。

當我們更準確地辨識到情緒,便會有助我們作出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情況有如我們平常經歷肚餓的感覺一樣,當我們感覺到肚餓,我們可能會出現肚皮作響﹑手震﹑甚至頭暈的身體感覺。當留意到這些身體反應時,我們因此覺察到自己在肚餓,便可以作出相應的行動,例如吃東西,去回應我們的需要。

尊重身體的限制 無需追求完美

身體感覺練習是提升我們對身體的覺察,以關心及照顧自己的方法之一,而並非對孩子的訓練。我們邀請大家:

無須勉強 – 即使幼兒暫時對練習未感興趣,家長亦可與孩子一起純粹享受共處的樂趣,無需勉強孩子進行練習。

接受差異 – 幼兒的專注力因年齡及性格各有差異,家長可按孩子的興趣及能力選擇適合自己和孩子的練習。

尊重限制 – 身體感覺練習重點著重提升我們對身體感覺的敏感度,而並非能否完美完成動作,故請大家投入練習之餘,亦尊重自己身體的限制,並將專注放到身體感覺。

享受過程 – 體驗和感受是沒有正確或錯誤的,只要大家享受練習過程就足夠!

身體感覺練習棋

《保保兒兒猜情尋》身體感覺練習棋,鼓勵親子透過輕鬆、互動的身體感覺練習,培養進行身體感覺練習的習慣,長遠達至提升身體覺察,以至情緒辨識及調節能力。

練習棋以森林為背景,玩家化身動物管理員,模仿森林裡的12隻動物進行三大主要身體感覺練習,包括呼吸、伸展、五感,如模仿小青蛙呼吸,感受呼吸時空氣的一入一出時肚子起伏;模仿小猴子伸手採摘香蕉,專注上臂拉扯的感覺等。遊戲側重於完成每個動物任務時,將注意力放在動作帶來的身體感覺,適合親子共樂。

如家長有興趣索取身體感覺練習棋及了解更多詳情,歡迎發訊息至以下社交媒體帳號: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makidshkspc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makidshkspc/

參考:
Tso et al., 2020.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uring the COVID 19 pandemic.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2) 31:161–176.

兒童發展及親職支援服務項目隊長楊行宜
註冊社工,並於香港中文大學完成創傷心理學文學碩士。曾任癌症服務及精神健康治療中心,從事個人﹑家庭輔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