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6歲」的文章

【95年·與童同行】鉛華洗盡後,孩子成為真正的快樂泉源

樂哥哥(伍偉樂),曾是00年代時於公仔箱陪伴大家成長的藝人及兒童節目主持,轉眼已變成了四個小孩的爸爸。由幕前走到平凡的家庭生活,樂哥哥回想:「當我和太太還在探索如何照顧大哥時,二哥已接著出現,然後不久後又有了龍鳳胎,家裏每天都像『打仗』一樣。」

2-6歲互動關係專題故事幼兒學校本會資訊
閱讀全文

教導幼兒管理情緒的5個心法 「PaMa Kids」遊戲卡提升情緒意覺

面對小朋友鬧情緒、發脾氣,家長或會不懂處理,甚至嘗試以否定、忽視來回應孩子。然而,無論是大人或孩子也有開心和失落的時候,正負面的情緒並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是能否合宜地表達,而父母對幼兒的教養尤其關鍵。

想知道有甚麼情緒指導的祕笈嗎?立即看詳細內容吧!

2-6歲PaMaKids計劃兒童心理情緒學習本會資訊親子活動
閱讀全文

不只問:「今日學校點呀?」言語治療師分享用適當提問提升幼兒敍事能力

經過多個月的停課後,幼兒們終於復課了。由於上學年可以在校園上學的時間有限,相信他們在復學後,每天都會有好多趣事或感受想與家長分享。所以,我們想藉此向家長們提供如何協助幼兒分享個人經歷,以及提升敍事能力的兩個實用小錦囊。

2-6歲SEN特殊教育需要學與教職業治療
閱讀全文

讓兒童成為遊戲的主人!Free Play讓孩子學習自主、解難和發揮創意

「玩」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如呼吸一樣重要,亦是他們的基本需要。教育局於2017年《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幼稚園應每天安排指定時間,讓幼兒參與「自由遊戲」(Free Play),引起了業界及家長的熱烈討論,不少幼稚園更致力推動兒童從「自由遊戲」中學習。

2-6歲學與教幼兒學校激發潛能親子活動
閱讀全文

從學前年齡開始學情緒管理—耶魯大學R.U.L.E.R.心法

「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與大家分享由「耶魯大學情緒智力中心」研發的情緒應對策略,教導孩子利用R.U.L.E.R. 5個心法,即Recognising(辨識)、Understanding(理解)、Labeling(標記)、Expressing(表達)、Regulating(調適),簡稱R.U.L.E.R.,讓孩子好好管理情緒。

2-6歲PaMaKids計劃SEN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心理情緒學習
閱讀全文

派發700份防疫包、食用品予基層家庭 親子義工在疫情下送暖

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不少基層家庭承受著沉重經濟和生活壓力。有見及此,本會轄下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策劃了「童心齊心齊抗逆」計劃,為他們提供基本的抗疫物資和日常食物用品,並邀來親子義工,齊齊上陣以實際行動幫助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同時送上關心和支持。

2-6歲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專題故事本會資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