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產後抑鬱症與幼兒情意發展的關係

俗語有云:「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新手父母在嬰兒出生後,既要面對角色轉變,又要適應照顧嬰兒的習慣和節奏。「產後抑鬱症」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原來這病症除了此家長感到困擾外,也會影響到嬰兒的情意發展,父母可謂不容忽視。

產後抑鬱症小知識

1. 只有媽媽才會患上產後抑鬱症?

不是的!其實新手爸爸也有機會會患上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影響約13%–19%的產後母親,同時,有8%–10%的新手父親也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症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包括照顧自己和嬰兒。

產後抑鬱症的風險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生理因素:產後媽媽體內的荷爾蒙水平會在分娩後有所改變,這會增加媽媽患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臨床因素:如家長過去曾有情緒問題,或於產前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狀,會導致家長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症。

心理社交因素:如家長缺乏社交支援或家庭關係欠和睦,生活模式和角色轉變帶來的壓力會令家長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症。

當中,新手爸爸有機會因臨床因素和心理社交因素,而患上產後抑鬱症。

2. 產後抑鬱症是很正常的,會隨時間不藥而癒?

不是的!

在嬰兒出生後,有40%–80%的家長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的情況。產後情緒低落通常會在產後3至5天出現,而病徵相對輕微,通常會在數天內自行緩解。但如情緒低落的情況嚴重,導致影響日常生活,而且持續兩星期或以上,便有可能已患上產後抑鬱症。

如產後抑鬱症患者得到及早識別和治療,以及有適當的支援和家人的支持,大部分患者均能康復。

3. 產後抑鬱症患者只會在分娩之後才會立即患上?

產後抑鬱症通常發病於產後6星期至1年內,所以即使家長在分娩後沒有立即患上產後抑鬱症,仍然需要經常留意情緒狀態。如家長發現自己有持續情緒低落的情況,便應該及時尋求協助。

產後抑鬱症怎樣影響幼兒情意發展?

產後抑鬱症患者建立情感連結的能力和情感反應(emotional availa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會因病情而有所降低。如病情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舒緩,導致病情延續或惡化,會影響患者與新生嬰兒建立情感連結的能力,從而損害嬰兒的情意發展(Junge et al., 2017)。

嬰兒從0至1歲正是他們建立安全依附模式(secure attachment)的重要時期。根據依附理論,依附模式指的是幼兒須與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建立有安全感的關係,從而促進他們嬰兒時期以及日後社交和情感能力的發展(Bowlby, 1969)。

嬰兒建立安全依附模式的途徑

  1. 家長的適時回應(contingent responsiveness)
    • 家長及時回應嬰兒的情感需要
    • 嬰兒哭泣時擁抱他,嬰兒微笑時回報微笑,嬰兒發出聲音的時候對他說話等等(Ainsworth & Marvin, 1995)
    • 產後抑鬱症會讓家長回應嬰兒的速度變慢,讓嬰兒較難建立安全依附模式
  2. 家長和嬰兒之間的同步性(synchrony)
    • 兩人之間互相循環交流的質素和頻密度(Moore, 2007)。
    • 患上產後抑鬱症的家長面部表情會比較少,照顧嬰兒的動力也會較低,這會導致他們和嬰兒的同步性較低,嬰兒較難建立安全依附模式

幼兒的情意發展

孩子的情意發展,有助他們照顧和表達自己的需要,也幫助他們與人溝通和親近。全面的情意發展可分為情緒認知、自我管理和社交互動三部分。如父母患有產後抑鬱症,嬰兒在這三個部分的發展會受到影響。

  1. 情緒認知
    • 嬰兒更常展露傷心或憤怒的表情,而且會更注意他人悲傷的表情和聲線
    • 嬰兒較難將快樂的表情與聲線配對(Field, 1998)
  2. 社交互動
    • 嬰兒會較少有情緒表達
    • 嬰兒與人交流的程度和專注力較低,也會有更多負面的反應
    • 嬰兒面對陌生人時的社交能力也會較低
  3. 自我管理
    • 嬰兒有較多的行為問題,如睡眠和飲食問題、情緒不穩,也會有分離焦慮(Murray, 1992)

如何支援產後抑鬱症患者?

幼兒工作者的支援

幼兒工作者平時可多與家長多傾談,交流照顧嬰兒的方法和了解照顧者的情況。在日常照顧嬰兒時,幼兒工作者可以增加與嬰兒的互動,並於互動間多給予嬰兒情感反應,例如多向嬰兒說話和微笑,這可以有助減輕因家長無法給予足夠的情感回應而對嬰兒產生的負面影響。此外,由於嬰兒或因缺乏安全感而產生壓力,導致睡眠和情緒問題,幼兒工作者也可以為他們進行按摩療法,提升情感連結的能力。研究顯示,按摩療法不但可以減少嬰兒分泌壓力荷爾蒙,從而令他們容易入睡,更能提升社交能力和情緒反應。

家人的支持

家人的支持對產後抑鬱症患者的情緒也有很大幫助。伴侶和家人可以多關心和聆聽照顧者,讓他們傾訴內心感受。聆聽時應採取不批判的態度,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作為開解,如「明白你最近湊阿B都會覺得辛苦」。

如果幼兒工作者和家人在交談過程中,發現家長於嬰兒產後出現情緒問題,應該耐心傾聽,並鼓勵患者及早尋求協助,例如:

  1. 致電母嬰健康院,約見護士以初步評估情緒狀況及轉介合適服務
  2. 約見家庭醫生作初步診斷和跟進,如有需要,家庭醫生可轉介專科跟進
  3. 向私人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求診,以作專業評估和治療
  4. 約見註冊社工或輔導員,安排面談評估或轉介

有關產後情緒健康的資源:

有關如何照顧產後母親情緒健康的資源:

有關培育幼兒社交情緒發展的資源:

References:

  1. Ainsworth, M. D. S., & Marvin, R. S. (1995). On the shaping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An interview with Mary D. S. Ainsworth (Fall 1994).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60, 3–21.
  2.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3. Field, T. (1998). Maternal depression effects on infants and early interventions. Preventive medicine, 27(2), 200-203.
  4. Junge, C., Garthus-Niegel, S., Slinning, K., Polte, C., Simonsen, T. B., & Eberhard-Gran, M. (2017). The impact of perinatal depression on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21, 607-615.
  5. Moore, C. (2007). Maternal behavior, infant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ion of developmental resources.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49, 45-53.
  6. Murray, L. (1992). The impac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on infa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3(3), 543-561.
  7. Murray, L., & Cooper, P. J. (1997).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chil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7(2), 253-260.

香港大學實習教育心理學家何浣喬
香港大學文學士及教育學士(語文教育)及中文大學心理學碩士畢業。曾於本地中小學擔任教師,現為香港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生。

香港保護兒童會高級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
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教育心理學),擁有超過多年特殊學習服務、兒童心理治療及培訓等經驗,曾於醫院、學校及社區中心工作。現任職香港保護兒童會,為嬰兒至小學階段兒童提供教育心理評估、輔導及訓練等服務,對照顧及支援有發展差異的兒童別有心得,專項包括:早期介入訓練、教育心理評估及治療小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