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我們為孩子找媽媽,但誰人為我們找媽媽?
最近看了兩套香港電台製作的影片,深有所感。第一套是剛播出的《浮城絮語:氹氹轉》,故事雖簡,意義卻繁。故事的主人翁是8歲光仔,家住景觀開揚屋苑……零用錢甚至多至可以買幾套電子遊戲送同學,但在整個影片中卻愁眉苦臉。
最近看了兩套香港電台製作的影片,深有所感。第一套是剛播出的《浮城絮語:氹氹轉》,故事雖簡,意義卻繁。故事的主人翁是8歲光仔,家住景觀開揚屋苑……零用錢甚至多至可以買幾套電子遊戲送同學,但在整個影片中卻愁眉苦臉。
疫情持續,政府準備推出第二輪防疫基金,規模更勝第一輪,藉此紓解各行各業因疫情而陷入的財政困難,從而惠及整體市民。支援措施涵蓋範圍之廣,可謂空前,足見政府在協助市民共渡難關事宜上有一定的承擔。儘管如此,……
疫情持續,全港停課,絕大部分孩子長時間待在家中以避疫情。孩子在家,自然要有成人照顧,尤其是自理能力低的嬰幼兒,更需父母貼身照料。問題是在疫情的陰霾下,親子長期被困家中,心理及生理都大受影響。最近同事公布的一項調查,便發現……
筆者服務兒童已有一段頗長時日,很多時都會問自己香港兒童所處狀況是否較過去有所改善,未來應該更著力關注哪一部分?不過,坦白說,這種自問自答往往都是流於主觀感覺,缺乏數據支持。幾年前負責研究的同事架設「香港幼兒發展指標」網站收集散落各處與幼兒有關的數據,乃為解決此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均停課,並且一再延長,最新的公布為不早於3月16日復課。儘管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於停課期間仍然開放,但疫情嚴峻,絕大部分家長均響應政府減少人群聚集的呼籲,盡量避免送子女回校,以減低社交接觸和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不過,……
財政司正準備其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相信助弱應是其中一環。恰巧《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方案》) 剛完成諮詢工作,望新一份預算案對此會有所回應。筆者早前已撰文指出《方案》的諮詢文件與幼兒有關的內容並無新意,亦缺乏前瞻性。對於持份者關注的積累問題,亦未有提出解決之法,……
最近幾個月,不同機構均公布與保護兒童有關的文件,一浪接一浪。先有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屬下的「導致或任由兒童或易受傷害成年人死亡個案小組委員會」發布諮詢文件建議新增「沒有保護罪」;其後有「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公布第四份報告,列出53項建議;……
本系列的第一篇〈幼兒照顧服務之一﹕真的有扶貧效果嗎?〉指出「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服務就是貴」,而政府委託香港大學所進行的研究亦認為要減輕家長的財政負擔,並提出兩項建議,包括(一)提高資助水平,及(二)放寬申請「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學費減免計劃」)的門檻……
國際上一般以三項指標檢視幼兒教育及照顧政策,即質素(Quality)、可及程度(Accessibility)及可負擔程度(Affordability),政府最近推出的三項措施(詳見前文)明顯走對方向。可惜政府只改善質素與可及程度,卻未有具體計劃處理可負擔程度問題。……
去年年底政府公布《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關注兒童貧窮,並建議加強幼兒照顧服務,從而更全面地對育有兒童的在職貧窮家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援。當時,我曾撰文指出雖然幼兒照顧服務的主要性質應着眼於幼兒發展,但它亦具有防貧作用 (見《信報》〈幼兒照顧服務的防貧效果〉)。……